——我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指导老师:陈永生)
摘要:在我们的周围,有着许许多多可怜的孩子。他们没有我们这般幸福,他们的生活黯然无光。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不是吗?同学们,你可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在物质匮乏的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本次活动我们组的成员特地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亲自到三明市福利院,陪他们一起过年,亲身体会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现在,我们将我们的感受与体会写出来。
关键字:孤儿 现状 未来
可曾想过孤儿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他们过得还好吧?快乐吗?衣食住行有保障吗?
看着上图的小男孩天真的笑容,想必那儿的生活还不错吧……
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简历吧。
姓名 |
修洋 | |
年龄 |
13岁 | |
出生地 |
三明市梅列区 | |
送入时间 |
2002年10月 | |
送入原因 |
身患 白血病 | |
发病症状 |
不吃不喝,不时地流黑色的血 | |
姓名 |
不详 | |
年龄 |
24岁 | |
出生地 |
三明市三元区 | |
送入时间 |
2001年3月 | |
送入原因 |
身患 跦襦症 | |
发病症状 |
年龄24,看起来却比我们还矮 | |
姓名 |
不详 | |
年龄 |
12岁 | |
出生地 |
不详 | |
送入时间 |
2002年5月 | |
送入原因 |
身患 羊颠疯 | |
发病症状 |
不吃不喝,休克,严重的时候会用脑袋撞地、撞门甚至撞桌角。 |
姓名 |
郑萍 | |
年龄 |
10岁 | |
出生地 |
不详 | |
送入时间 |
2000年4月,在三元富兴堡路边拾到 | |
送入原因 |
嘴功能不全 | |
发病症状 |
不能说话,吃东西困难 |
由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是身患顽疾绝症,就是生理功能不全。于是他们狠心的父母就把他们抛弃了。
那么,他们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同样,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条件的照片吧。
他们简陋的厨房 |
他们没有衣橱,衣服就这么放着 |
这是衣橱还是床? |
这是他们简陋的门 |
我们到的时候是大年初一的下午,那天早上刚刚下过一场雨,天冷得很。他们那儿居然断水,原因是结出的冰封了水管。他们的生活条件,由想可知了。
那么,他们的衣食住行的状况又如何呢?
想必是无法想象了吧?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穿着不好。他们的一日三餐全是在“老师”(孩子们管照顾他们的阿姨叫老师)家中做好,然后送来的。有老师的照料,他们吃得不差,但都吃得不多。看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的。老师说,她看了都心疼,可是她也很无奈。孩子们很少出门,因为旁边是小坡,怕出事。没有运动量,孩子们的饭量都不大。另外,由于怕出事,只好“门虽设而常关”。更有一些的小孩们,是不能走路的,只好“排排坐”(如图)。
那里面的孩子们全部都是患病或是生理功能残缺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他们过得虽苦,但是他们很乐观。看看上面的照片,这些孩子们无一不露着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他们乐观,这似乎是好迹象。但是,在我们看到他们乐观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也必须认真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过这种生活?
我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在讨论问题 |
这也是我们组立题的原因。毕竟,他们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我们也有一定的关系。对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去做,我们组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如右图)。我们认为,重要的有三点,现列出于此:
第一,我们认为,我们大家,特别是广大父母,必须意识到,传统的“立相破相”观念必须被破除。父母们都希望有一个健康、快乐、长相正常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1/3000的比例,也就是说,平均在3000个孩子中,就会出现一个相对“不正常”的孩子。他(她)可能有生理缺陷,也可能有先天顽疾。如果仅仅因为这样而把自己的亲生骨肉给抛弃了,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狠心的父母想过没有?这后果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孩子没有父母,而且还关系到如果他们的孩子没人领养,他(她)将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另外,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不正常”而将其抛弃,这是也不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不允的,更是我国法律所不容的。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广大父母。他们随意地把自己的孩子抛弃,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尊重;对社会来说,又多了一份负担,对社会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其中危害,父母们必须看到。因此,父母们要提高责任意识,对孩子们负起他们应该负起的责任。社会各界可以采取各种方法对父母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这方面的意识。
第二,虽然说孤儿院的生活条件很苦,但通过上面的照片,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的还更苦。这说明了什么呢?对此,我们认为:其一,可能是孤儿院的领导们的失职;其二,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在我们的意识中,他们与我们是毫不相干的呢?在平时,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们。我们不是火星人,是富有同情心的人类,扶弱济贫,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不是吗?对此,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唤起我们的潜意识,伸出我们的手,来帮助他们。
第三,仅仅靠我们几个学生的力量,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简直是杯水车薪。真正大的力量在于团体,在于我们的社会。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他们捐赠衣粮和生活用品,而社会能做的有很多,例如,社会可以筹资,给他们建立新房居住、给他们建立学校,请来教师、给他们治疗生理杂症等等。我们可以上街进行宣传活动,号召人们参与进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的个人见解。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是我们的看法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请您指出更正,谢谢。
这些孩子可怜吗?可爱吗?同学们,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可多选)
A、 向他们捐款。
B、 向他们捐赠生活物质。
C、 领养他们中的一个。
D、 向有关部门提出有关的建议,请政府部门解决。
E、 发动社会进行献爱心活动。
F、 其它。
亲爱的同学们,展示你们爱心的时候到了,你会如何选择?
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已经在同学们当中开展了调查活动,结果如下:
选择的项目 |
所占比例 |
选择原因(大多数) |
选择A项 |
32% |
简单,方便,有效,灵动性强,孩子们可以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
选择B项 |
15% |
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我们已经不用的东西,如衣物等,可以送给他们。 |
选择C项 |
1% |
他们好像不是那么好养 |
选择D项 |
42% |
毕竟我们的能力有限,还是政府的力量大。 |
选择E项 |
5% |
社会力量大。 |
选择F项 |
5% |
- |
在我们的活动中,共有53人接受了我们的调查。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孤儿院的孩子们还是充满同情的。大部分人选择了A项和D项。因此,我们认为,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最好采用A项和D项所列的建议。的确,他们原来可能是我们中的一员,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住进了那偏僻的孤儿院,无人问津。
A项,向他们捐款,无疑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可是,他们长期呆在那种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谁知道自己真正少什么,要什么呢?B项是向他们捐赠生活用品。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C项是领养他们。这种想法虽好,可是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消费量也在增加,这种想法显得有些不合实际。而D项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是大部分人的首选,E项发动社会进行献爱心活动也是一种好方法。上列的各条选项,各有其长短。
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吧!
“给我拍拍!” |
“别拍我,我怕!” |
“呵呵!” |
他们可爱吧?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不要说不行,我们只要:
1、 向他们捐款
2、 向他们捐赠生活物质。
3、 向有关部门提出有关的建议,请政府部门解决。
4、 发动社会进行献爱心活动。
5、 组织同学们去看望他们,帮助他们打扫生活环境。(如右图)
6、 发动活动,对父母们进行道德教育。
其实很简单的!同学们,献出我们的爱心,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他们快快乐乐地生活!他们的将来是苦是甜,或许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