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歷史學系碩士班資格考試
※「中國中世史學專題研究」試題
一、試論述魏晉南北朝史學勃興之原因。
二、內藤湖南在其所著之《支那史學史》一書中提及,「史注」係中國中世史學的其中一項特點,試以四史的專注說明史注特色的發展。
三、試論述唐代開館修史的背景,以及設館修史的利弊得失。
四、試論述《文心雕龍》的〈史傳篇〉在中國中世史學的創新意義。
※「明史專題研究」試題
一、一九五零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史學界有關「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蔚為熱潮,在綿延半世紀的論述中,學者對明代社會經濟變遷與「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有何主要論點?是就研讀所及綜述其說要旨?
二、一九六零年代中國大陸學者有關「朱元璋政權的性質及其轉化問題」的探討,有所謂「轉化」與「革命性質」的爭論,美國學者范德(Edward L. Farmer)則強調「博愛的文化菁英」對朱元璋開國的影響,認為王朝的建立是「復興」而不是「革命」,請比較這些不同論述之要旨,並略抒你的看法。
三、明代中葉以後,地域性商幫興起,傳統的輕商觀念與士商關係也發生不少變化,請以晚明商業與士大夫文化的互動為例,說明這一層面的社會變遷。
四、何謂「功過格」?試由功過格的特色論析明代善書與道德意識通俗化之關係。
※「宋史專題研究」試題
一、宋太宗、真宗弭兵論興起之歷史背景為何?對外政策的影響是什麼?其理論依據?
二、宋代人口統計數字上的爭議特色?學者看法、論證為何?
三、列舉兩到三位學者對宋代婦女「貞節觀」及從事經濟活動的情形?
四、宋代商業活動興盛的原因與限制?
※「隋唐史專題研究」試題
一、內藤湖南所撰「概括的唐宋時代觀」試說其所代表的啟發意義?
二、陳寅恪大力提倡「關攏集團」和「關中本位政策」試說明其內涵?
三、白行簡所著「李娃傳」所能反映出哪些唐代的社會面貌?且試說明唐人傳奇小說的史料價值?
四、試說明隋唐時代傳入的西域文明的具體史實,並說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清史專題研究」試題
一、何謂漢化?滿族漢化分為哪幾個層次?中外史家對契丹、蒙古、女真或滿族的漢化提出哪些不同的解釋?如何從官制及數目命名說明滿族的漢化?
二、何謂盛世滋生人丁?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詔令的頒佈有何意義?何謂丁隨地起?始行於何時?有何重要意義?丁隨地起與人口流動有何關係?
三、題本、奏本、奏摺有何異同?奏摺制度起源於何時?奏本何時廢除?何時改題為奏?何謂硃批旨意?臣工奏摺多奉硃批「知道了」,其含義如何?
四、清史館成立於何時?清史稿何時出版?其得失如何?何謂清史稿校註?有何意義?中共啟動清史修纂工程,以新綜合體為體例,分為通紀、典志、傳紀、史表、圖錄五大部分,請就體例或體裁提出看法?
※「近代中國外交史研討」試題(博 士 班)
一、試將清季張之洞的外交政策與李鴻章的作一比較,並綜論其成敗不同的原因。
二、綜論民國早期孫中山先生聯德外交政策與聯俄外交政策的相互關係及其影響。
1. 哈佛大學已故費正清教授(Prof. John K. Fairbank)著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1953)一書,為此後中外撰寫中國近代[外交]史的學者,立下一個良好的典範。試問該書在外部形式與內部資料與分析上,有哪些特色?
2. 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中,中國陸海軍一敗塗地,證明了中國自強運動(1860-1894)之無大成就與基本失敗。試就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予以分析。
※「近代中日韓關係史專題研究」試題(博士班)
一、 簡言甲午戰爭對中國、朝鮮、日本三國之影響。
二、 試述日俄戰後日本如何經營中國東北並進行朝鮮之殖民地化。
三、 試述韓國三一運動之前因後果,及其與五四運動之關連。
四、試述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列強與國際聯盟的對應,並析論日本擴大戰爭的經緯。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